時間:2023/11/13 9:00:06 來源:本站編輯 瀏覽:682次
劉蕡:耿介嫉惡直言進諫
人物簡介
劉蕡(?-848),字去華,唐代幽州昌平人,寶歷二年(826)進士,善作文,耿介嫉惡。因參加“賢良方正”科舉考試時,秉筆直書,主張除掉宦官,考官贊賞他的策論,但不敢授以官職。后令狐楚、牛僧孺等鎮(zhèn)守地方時,征召為幕僚從事,授秘書郎。終因宦官誣害,貶為柳州司戶參軍,客死異鄉(xiāng)。
剛正不阿
1958年,毛澤東曾寫過一首七絕:“千載長天起大云,中唐俊偉有劉蕡。孤鴻馀羽悲鳴鎬,萬馬齊喑叫一聲?!苯?jīng)查,毛澤東詩中稱為“俊偉”的“劉蕡”,是中唐時柳州司戶參軍,一位在官府里掌戶籍、賦稅、倉庫交納等事的官員。
毛澤東是幾億中國人民的領(lǐng)袖,為什么卻對一千多年前,嶺南地區(qū)柳州一位地位不高的官員產(chǎn)生興趣,還為他寫詩呢?
原來,毛澤東在讀《舊唐書·劉蕡傳》時,對劉蕡不畏權(quán)貴直言上書的精神和策論十分贊賞,便在旁批了“起特奇”幾個字,并將自己的感想寫成這首七律詩。筆者循此線索,也讀了一遍《舊唐書·劉蕡傳》。方知這劉蕡在那個時代做過一件曠世罕見的驚天大事。
唐朝晚期,朝廷權(quán)綱廢弛,宦官橫行無忌。大和二年,唐文宗詔令舉行“直言極諫科”策試,舉子劉蕡寫了一篇五千多字的《直言極諫策》,尖銳地指斥宦官亂政誤國,痛陳興利除弊的辦法。他認為朝廷的一切大權(quán),被五六名宦官把持著,滿朝文武和皇帝本人均無可奈何:“以褻近五六人總天下大政……群臣莫敢舉其狀,天子不得制其心。”劉蕡論及貪官污吏時嚴厲警告:“百姓對于官吏,畏之如豺狼,恨之如仇敵?,F(xiàn)在國家困窮,黎民流散,盜賊并起,國家已成土崩瓦解之勢,危在旦夕。”唐王朝面臨著“宮闈將變,社稷將危,天下將傾,四海將亂”的危機。他認為要擺脫這些危機,必須“居官唯其能,左左唯其賢”“揭國權(quán)以歸其相,持兵柄以歸其將”“去貪臣聚斂之政,除奸吏因緣之害”以及“貫文武之道,均兵農(nóng)之力”等。
雷厲風(fēng)行
他主張朝廷要下決心將那些游手好閑的懶惰之人遣返回鄉(xiāng)下種田,節(jié)省那些不必要花費的錢財,救濟社會上的窮困百姓。劉蕡的侃侃策論,一語中的,切中時弊,極有見地。在場的諫官、御史聽了,激動得涕泗橫流,十分嘆服,“以為漢之晁(錯)、董(仲舒),無以過之”,紛紛奏請朝廷重用劉蕡。但是,當(dāng)時的朝廷已被宦官主宰,考官贊賞劉蕡的策論,卻懼怕宦官的專橫跋扈,不敢錄取他。這個結(jié)果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。許多人為他憤憤不平,許多人被他的文章感動得流下熱淚,許多人為他未被錄用號啕大哭。一同參加考試、被錄用的李部激動地說:“劉蕡不能錄用,我輩卻能登科,實在太厚顏無恥了?!彼R上上書,請朝廷將自己改錄劉蕡,可是被拒絕了。此次該科錄用二十二人,都授京官,有三人后來還當(dāng)了宰相,李部卻因上書讓第,被宦官排斥出京,初授河南府參軍,公元830年,才任賀州刺史。
文宗皇帝舉辦此次考試,初衷是舉薦賢良方正,選拔治國人才,然而當(dāng)棟梁顯現(xiàn)無遺時,卻懼怕得罪宦官危及自身的安全,不敢公然使用,坐失了修補國家大廈的良機。此后,宦官更加專橫。甘露之變后,宦官誅殺了上千朝臣,文宗被宦官軟禁抑郁而死,太子當(dāng)天晚上也被偽造遺詔廢黜。
劉蕡應(yīng)“直言極諫科”策試,很清楚自己將面對強大殘暴的宦官集團,早將生死置之度外。他在對策中說:“臣非不知言發(fā)而禍應(yīng),計行而身戮,蓋所以痛社稷之危,哀生人之困,豈忍姑息時忌,竊陛下一命之寵?!边^后,令狐楚、牛僧儒兩位節(jié)度使很看重劉萱,請他去當(dāng)秘書郎。然而,劉蕡始終沒被宦官們放過,被誣告致罪,貶為柳州司戶參軍。到任后,劉蕡勤政愛民,一次在田畝間巡行時墜馬而死,罹難于任上,葬于鵝山之側(cè)。
慷慨解囊
五十年以后,唐昭宗李曄登基,狠狠打擊了在朝廷驕橫跋扈多年的宦官。為緬懷前朝忠臣劉蕡舍命報國的義舉,唐昭宗追贈劉蕡為右諫議大夫,謚文節(jié),封昌平侯,尋訪其子孫授以官職。
元泰定年間,在昌平洲西南五里(今昌平舊縣)建立諫議書院。元至正年間,在洲城東建祠堂,參政許有壬撰碑。明弘治年間,譚本彝移建學(xué)宮內(nèi)。明崇禎五年,在西沙屯村劉蕡祠內(nèi)樹碑頌德,碑文系董其昌手書。清光緒年間,在劉蕡祠前立“劉黃故里”碑刻,此碑現(xiàn)立昌平縣公園里,供游人瞻仰。
在柳州,劉蕡的事跡歷代家喻戶曉。柳州人尊稱他為劉賢良。劉蕡與柳宗元都是柳州歷史上百姓愛戴敬仰的好官。柳州官民在柳侯祠旁建賢良祠,合稱二賢祠。柳州人還為他的墓地立上“唐諫議大夫劉公墓”的墓碑,供后人祭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