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廉故事11月第八期《絕世楷模畢振姬》

時間:2022/11/25 11:37:11 來源:本站編輯 瀏覽:1124次

分享到: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

絕世楷模畢振姬

人物簡介

畢振姬(1612—1681),字亮四,號王孫,又號頡云。清代山東高平人。順治三年(1646)進士。初任山西平陽府教授,很快提升為國子監(jiān)助教、刑部主事、員外郎。由于政績出色,順治十年(1653)至順治十六年(1659),他先后被提拔擔任山東濟南參議道、廣東兵備驛傳水利道及廣西按察使,之后引退。晚年他拒絕朝廷的征召,病逝家中。居官清廉,酷好讀書著述是畢振姬兩個突出特點。

(畢振姬文集)

作風清廉

畢振姬初任平陽府教授時,住在殘破不堪的危樓中,每日與顴雀為伴。后任國子監(jiān)助教、刑部主事、員外郎期間,每于朝事之暇,即退居陋室,“坐臥黃埃、黑灶、瓦燈、布被間,前后左右書冊相屬,時人稱為‘有官僧’”。

官位升遷,不忘初心。順治十一年始,畢振姬赴濟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任職,多次受嘉獎,不斷獲升遷,所任官職都是他人覬覦之肥缺,但他始終未改最初當官時的清廉、清貧之本色。《山西通志》載其“及外任,往返一仆一馬,食無兼味,身無更代衣”?!渡轿鳙I征》載其“往來城市,蹇驢野服,不識者目為鄉(xiāng)老。與先生同時貴顯,或官或吏,見之皆默自愧,不敢以豪侈相尚焉?!?/span>

為官低調,擇友而交。畢振姬居官能獨守苦學,從不結黨營私、不亂交俗流,這也是其一生能保持廉潔的重要原因。陳廷敬在《與畢亮四書》中寫到:“自某少時,聞百里內有賢人?!诰煏r守官奉職,退輒閉門,不愿妄從流俗交游,朝士中多不識其面”。《山西獻征》載其“四十年獨行,與人不款曲?!覍幾鑫摇!?/span>

以苦為樂,以儉養(yǎng)德。居官14年,堅守清貧,甘居淡泊;返鄉(xiāng)20年,“??嘧愿?,晝耕夜讀”。雖官居二品,卻一生未納妾。樞密院檢討陳廷敬回鄉(xiāng)探母期間,慕名前去拜謁畢振姬,見他“戴笠自耕”,家中“蓬蓼滿門徑,牛欄雞窩雜置堂下,堂中則處其所自飼蠶”,又受到他用糙米飯和清水的招待,不由感慨道:“畢先生與農民最下者比,所守甚危苦?!?/span>

 

 

(畢氏住居“籓憲第”俯瞰圖)

 

能力卓越

畢振姬所任之處,一貫堅持“便民利民”的施政理念,反對“竭澤而漁”的“苛政”,主張輕徭薄賦、興利除弊、與民休息,做到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,展現出過人的膽識和卓越的才能,深得朝廷信任、百姓愛戴。

(1) 順治十年,山東作為清軍的糧草軍械供應基地,動輒催解白銀數十萬兩。恰逢連年旱荒,民不聊生,盜匪橫行,治安極混亂。畢振姬受命提任濟南參議道后,日夜馳騁三百余里到任,采取剿撫并用之策,先用計擒賊首平匪患,又設法遣散流民七千余口,并上書朝廷將數十萬兩軍需物資優(yōu)先供給災民,境內乃安。

(2)香稅充軍餉。畢振姬任濟南參議道期間,為解決軍餉供給不足問題,將“泰山香稅”充作軍餉。這筆稅款每年約七千金,是當地參議署官員的“小金庫”,多年來私分已成慣例。香稅充軍餉致官署上下嘩然,多有不滿。之后畢振姬還在濟南一帶丈量田地,查核田賦,不論貧富,按畝征賦,得罪不少地方豪強。終因危害其他官員的利益而遭受誣陷,幾經周折,才幸免入獄。

(3)減負清吏治。順治十四年,畢振姬任廣東兵備驛傳水利道。當時廣東境內尚有戰(zhàn)事,軍隊所需匠夫、船役、兵糧、炮馬等,都是就地供應,地方官吏趁機加派加征,從中謀利,沿途百姓苦不堪言。為徹底解決這一詬病,畢振姬主動向朝廷陳述利害,與三藩四院訂立供求條約,杜絕亂支亂派,僅用時10個月,便累計“減船數百,減費七萬六千余”。減負之舉深得民心,廣東吏治藉此稍清。

(4)抱病審積案。順治十六年,畢振姬任廣西按察使。廣西由于長期經歷戰(zhàn)爭,各項軍政建設正百廢待興。而地方官吏與豪紳相互勾結,致使賄賂公行,冤獄疊出。畢振姬到任后,不顧身染有疾,抱病處理公務,不分晝夜審理積案,平反冤獄七十余起,有效緩和了極度尖銳的階段矛盾。同時,派兵殲滅海匪海盜,使?jié)O民安居樂業(yè)。

(《病香居燼馀》目錄書版)

 

志士賢人

畢振姬辭官歸鄉(xiāng)養(yǎng)老期間,《山西獻征》載其“遇邑中大利害,力為排解。族黨姻戚有緩急,無不力赴。置義田,起宗祠,建義倉,均悉心經畫。又為后學設教程,校文藝,孜孜不倦”。先后列祀高平和古澤州文廟鄉(xiāng)賢祠。

(1)辦學育人。先后在得義、伯方建書房3處。得義書房設在祖祠內東房,伯方有文、武兩書房,畢振姬曾在這里教授自己子孫、族中子侄和鄉(xiāng)里子弟?!班l(xiāng)后學能文章行義磊落者,多出公?!?/span>

(2)為民請命??滴醭跄?,高平、長子等地,十年九旱,災情多發(fā)。每遇災情,畢振姬總是為民請命,秉筆上疏縣衙知府,慷慨陳言,請求減免課稅,開倉救災,百姓受益匪淺。

(3)義設社倉。康熙十一年,詔頒天下行社倉。畢振姬積極響應,在得義、伯方兩地設倉,首捐粟150石,以后歷年捐輸,多達700石。另在伯方“藩憲第”私宅,還專建義倉院,設立義倉,貯谷以備饑荒賑災。

(4)資助公益??滴跷迥?,丹河水患堤決,危及縣城,畢振姬與致仕歸里的兵部右侍郎李棠馥(城東風和村人)共同捐資幫助修繕丹河石堤,防水患保民安。李棠馥在《創(chuàng)修丹河石堤記》中載:“余與方伯畢公,各慨為解囊以助?!?/span>

康熙二十年七月(1681年),畢振姬病逝于家中,臨終遺命“不志不銘”。卒后,“上下妒者意消,士大夫遠聞皆泣”。魏象樞為其作挽詩:“萬卷遺書皆手澤,千秋佳話一清官”。之后,由傅山先生題字、其門人弟子公立《畢堅毅先生故里碑》,過往者皆敬之。次年,長子、高平兩縣士民公立《得義畢老爺永思碑》,表達永思。

 

(傅山題畢振姬故里碑拓片)

后世佳話

在高平市寺莊鎮(zhèn)伯方村,有一個省級保護單位—仙翁廟,圍繞著這座規(guī)模宏偉的古老建筑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,就是畢振姬孝敬母親修廟恩澤鄉(xiāng)里的故事。

順治年間,畢振姬考中進士,短短幾年官至二品,父母妻子也受誥封,全家都高興極了。有一年畢回家探視,母親提出想去北京看看。

畢振姬是個孝子,向來對母親言聽計從。于是就打點行裝接母進京。啟程時扶母上轎,見母親兩只大腳露在外面,就試探著讓母親把腳縮回去,并且告訴母親進京后注意把腳掩藏好,怕人笑話。母親一聽火冒三丈說:“你既然嫌我腳大,我不去好了!我不去好了,免得給你丟臉?!闭f罷,立刻下轎不去了。在那個年代,女人一雙大腳是要讓人恥笑的。畢振姬出身農家,畢振姬母親為勞動方便,從未纏過腳,這在當時簡直是另類。雖然畢振姬沒有嫌母之意,但作為京官方方面面都得注意,可誰知一句話回惹惱了倔強的母親呢?

母親進京不成,畢振姬深感內疚。經再三考慮,決定籌措銀兩,將村北仙翁廟仿京城皇宮模樣進行擴建,供母觀瞻。其母一聽也是十分樂意,一是她本身也考慮自己年紀大了,受不了車馬勞頓,二是就近能看上京城的建筑也是好的選擇,三是修了廟宇,可以讓四方鄉(xiāng)親有個祭拜祈愿的地方,也是有德于鄉(xiāng)里,符合自己吃齋念佛的一片善心本意啊。

于是,畢閣老遂鳩工庀材,開始了大規(guī)模的建設。一年后仙翁廟修繕竣工。畢母由人陪侍進廟觀看,果然金碧輝煌,宛若皇宮一般,百姓摩肩接踵前來燒香禮佛,很少熱鬧,畢母樂不可支。

故事里說畢振姬孝順母親,卻流下傳世佳話,畢振姬的善舉確給老百姓帶來了一個幸福生活,讓生活在這里老百姓永遠不會忘記畢振姬閣老……

(仙翁廟)